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诺曼底’号遇难记》。文章主要写了在1870年3月17日夜晚,两艘大轮船相撞,哈尔威船长把船上的60人全部救出,自我却随着轮船一齐沉入大海的故事。
“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悲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是啊!船长牺牲了自我,却拯救了船上的60人。因为他明白,假如他只顾自我,船上的60人将会死亡,而假如他把船上的60人救走,死亡的将是他。在这危急的时刻,他选取了牺牲自我。因为他明白,60条生命远远大于一条生命。应对死亡,他镇定自若,是一名英雄。船长牺牲了自我,拯救了他人,所以他是一名英雄。谁都想成为英雄,可不必须人人会把握。
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舍身炸堡垒,他是英雄;雷锋舍己救人,他是英雄;也许那些事离我们很远很远,那我们身边大街上的清洁工,为了这个城市,天天默默无闻打扫,为的是这个城市的环境和卫生,他们也是英雄。当我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也要想一想,这件事对大多数人,对社会有好处是有坏处,做完以后会是怎样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文章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要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要做一个让别人敬佩的人!
相关作文:
勇敢面对错误、
我学《雷锋的故事》、
走在安全的路上、
愉快的返校日、
童年的风筝、
读书给我带来的乐趣、
一次惨痛的教训、
走进校园、
细水长流、
有趣的农村生活
标签:读后感诺曼底遇难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