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放学后,小明背着书包哼着歌,高高兴兴地走回家。看见他妈妈给他准备的午餐,一个馒头和一杯牛奶,小明赶忙去洗手,洗完手就坐到吃饭的位置上,拿起馒头大口吃起来。但是他吃不到五口就大喊:“这个馒头没味道,太难吃了,没吃过这么难吃的馒头!”说着,他便把馒头扔到地上,他又说:“干脆去做作业吧!”然后就到房间做起作业来。
这次的作业是默写《锄禾》这首古诗,他写着写着眼前像是浮现了一幅画一样:中午,天气炎热,一些戴着草帽的农民伯伯拿着铲子在种稻子,汗水像无数颗珍珠滴到土地上。想起这些,小明低声地说:“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的粮食种起来,我却把粮食仍到地上,这……”于是,小明来到餐桌下,把他扔在地板上的馒头捡了起来,馒头好像很生气地在对小明说:“你真是一个不爱惜粮食的坏孩子。”小明说:“请你原谅我吧!”说完小明就把捡起来的馒头擦干净,并把它吃得一干二净。
小伙伴们,你们说,小明捡起来的和擦干净的只是半个馒头吗?不是的,他捡起来的是不浪费的好品质,他擦干净的是自己那美好的心灵。
相关作文:
我的一个神奇的梦、
爬树墩儿、
敬老孝亲活动报、
一次语文考试、
帮外公剥笋、
快乐过元旦、
钥匙风波、
睁眼睡觉的鱼、
我又考了一百分、
阳光明媚的一天
标签:馒头故事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步穿杨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