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过教室里的座位问题。
先说前排位置。坐在前排,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你能自在得起来吗?小嘀咕、小动作,无遮无挡,一览无余。有的老师上课检查,总是从第一排开始,后排同学非常感激他们这种“造福后人”的精神!反正,坐第一排,保证是老师们重点控制的对象。
中间的座位是“风水宝地”,这里聚集了不少消息灵通人士,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浪。他们这一堆常常爆发一阵莫名其妙的大笑,引得前排人回头去看。
靠窗的位置相当于“包厢”,听课累了可以靠窗休息,好舒服,好惬意。他们还肩负着“放风”的重任,一句“老师来了”能使人声鼎沸的教室刹那间“万籁俱寂”,每每这时,他们总是显现出异常得意的样子。
略输“包厢”的是后两排座位,这里的人发育得通常都较好。班级里的“体育明星”多出在这里。也有上课时常讲话被老师“发配流放”到这里的,不过总是一“好”搭一“坏”,很符合“生态平衡”的原则。
“研究”后我又一想,坐哪儿不都是一样么?是金子总要发光。朋友,你说对吗?
相关作文:
母爱、
在火车上、
看奥运会、
家乡变了作文200字、
想起这件事我就后悔、
养金鱼、
独自在家的作文、
我的眼镜、
身边的好人好事、
一次有趣的活动课
标签:戏说教室座位校园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荒之外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