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全身爬满蜜蜂的感觉吗?2004年9月26日在河南东安路就有个男子王俊成的头上、脸上、耳朵上、脖子里、肩上、胸前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蜜蜂,还有一群的蜜蜂在他身子周围飞舞打转,不肯离去。五万多只蜜蜂为什么会被牢牢吸引到王俊成的身上呢?
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我决定亲自出马,观察蜜蜂。
这是一个傍晚,看见一只蜜峰嗡嗡地往一间旧屋里飞。我悄悄地跑了过去了。蜜蜂钻进了花里,过了好一会儿蜜蜂从花里飞了出来,我一无所获,于是我翻遍书架上的书。终于了解一些有关蜜蜂的知识:蜜蜂所进行的酿蜜、采粉、饲喂幼虫、造睥、调节巢温、防卫蜂巢、清除死蜂等工作都是本能行为。另外还有螯针刺敌、蜂胶堵塞箱缝,蜂嗅招伴等等,是对环境适应之故,也是一种本能。而蜜峰表达行为的方式是“侦察蜂”发现蜜源回巢,以园圈舞、8字舞和摇摆舞等来表示蜜粉源的方向、远近等。另还用蜂嗅来招引同伴和攻击来敌或招引蜂王回巢。
了解了这些知识,我对蜜蜂更感兴趣了。我从《少年百科》上了解到,蜜蜂飞行时的“嗡嗡”声,是翅膀振动时发出的。但在观察中我却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动,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好象正在开演唱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少儿百科》所说的是不正确的吗?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在我的脑海里旋来转去。
为了寻求正确的答案,我就开始认真观察,并进行实验。首先,我把蜜峰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不让它振动,结果仍然听到“嗡嗡”的叫声,这说明蜜蜂的“嗡嗡”声与翅膀的振动无关。不过,我不敢肯定我的想法,于是又进行第二个实验。这次,我剪去蜜蜂身上的所有翅膀,但仍然听到蜜蜂的“嗡嗡”叫声。此时,我仍然不敢肯定我的推测,于是,我又捉了许多蜜蜂,反复做上面的两个实验,结果表明:蜜蜂的“嗡嗡”声与翅膀振动无关。
蜜蜂到底靠什么发出“嗡嗡”的叫声呢?
于是,我就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蜜蜂的身体。过了很长时间,我终于发现:在蜜蜂的双翅根部,有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小黑点。蜜蜂叫时,小黑点上下鼓动。我想:蜜蜂的“嗡嗡”声可能是从小黑点里发出来的吧。接着,我又捉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翅膀,只刺破小黑点,把它们放在蚊帐里。结果,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嗡嗡”声了。此时,我高兴极了,因为我终于知道: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翅膀下面的两个小黑点。
我的发现真是太有趣了。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去想,就能破译能解之谜。
相关作文:
夕阳西下、
暑假里的英语班、
我想要一双翅膀、
课外活动、
美丽的湘乡、
盼望春节、
照镜子、
美丽的圣诞树、
使用零花钱、
劳技课的作品
标签:蜜蜂秘密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按图索骏 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参见“按图索骥”。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衣百随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治之症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 百丈竿头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败井颓垣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