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故事:冒天下之大不韪_35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成语故事的作文大全 > 成语故事:冒天下之大不韪_350字

成语故事:冒天下之大不韪_350字

【成语故事】公元前712年,同为周宗室姬姓的郑国与息国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了矛盾,势力弱小的息国很不冷静,竟派兵攻打强大的郑国,结果大败被实力强大的楚国渔翁得利给灭掉。人们分析息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出兵而导致灭亡。

【典故】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左传·隐公十一年》

【释义】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最大错误的事情

【相近词】冒大不韪

【成语示列】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成语例句】

◎李敖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那是在公元1644年3月,明朝叛徒吴三桂,丧心病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引来清兵进关,围剿了闯王义军,在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

相关作文: 夜晚的星星课间活动可爱的小狗嘟嘟我喜欢的哆啦A梦运动员,加油!热闹的公园我最喜欢的花妈妈的烦恼参观上海航海博物馆消防演习

标签:成语故事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臂入林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