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家”,或许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幕情景:温暖的家里,一家人和乐融融地在一起有说有笑。“家”这个形象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诚然,家是温暖的,它可以使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可以使孤独的心灵找到方向,但就像一句俗语里说的一样“万物都有两面性”。在这温暖的表面下是否有一层我们没想过的危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思这个问题。
朋友,你是否经常看到电视里隔三差五地报道有的年轻人因长期呆在“家”这个圈子里,二不会自立,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没有自理能力的新闻?你又是否听过有的人因没有生活在“家”中,心灵扭曲,迷恋上网的事?我们不禁疑惑,是有“家”者好,还是无“家”者好呢?其实我认为导致这样的结果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一个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要有存在的价值,爱,则是一个家的核心,没有爱的家庭是残缺的,或者只能算一个“空壳”,但过度的爱也会让家危机四伏,让家不再是“家”,而是一个装饰着美丽花环的扼杀人年轻心灵发育成长的牢笼。中国人总是认为要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要让自己的子孙在家中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诚然,这是一种爱“家”的表现,但它也会让“家”背上恶名。
记得小时候看《动物世界》里鹰妈妈把还不会飞的小鹰扔出“家”,让它自生自灭,这看起来很残忍,但这正是爱“家”的另一种方式,如果让小鹰继续留在“家”中,就会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这让我又联想到另一个故事,瑞士因为很富裕,提供给国民很好的补助,父亲如果休产假,不仅可以得到和平时工作一样的工资,还有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孩子从出生起就一切免费,想去上大学了,就读吧,反正国家也跟你包办;不想读了,又不想工作,直接去拿国家的补助金吧;老了,还有养老保险金,各项金额加起来相当于一个中国白领的收入。看起来如此惬意的生活,却让瑞士每年自杀人数一直都居全球第一。原因是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这两个故事不禁让我们深思,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家不是只是表面上的温暖,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要让子孙们学会一个生活技能,为他们只是一条生活道路,让他们睁开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让他们拥有理想。小“家”是如此,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相关作文: 夏夜的星空、青海加油、时代变化大、我最喜欢的地方、重阳节活动、我和妈妈的杰作、滑滑轮、照镜子、今天我是小厨师、身边的好人好事标签: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