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勤俭节约 中国风尚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初一作文的作文大全 > 勤俭节约 中国风尚

勤俭节约 中国风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吧!没错,就是唐代诗人李绅的著作:《悯农》。他告诉了人们节约粮食,让人们知道了“勤俭节约,中国风尚。”这句话。可这首体现出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的诗,却被我们现代人遗忘。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上12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却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却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有这么一组数据。1998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有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以前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的粮食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多么令人吃惊啊!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中国粮食的紧迫性,可在我们生活中,浪费现象却屡见不鲜,人们都忘记了:“勤俭节约,中国风尚。”这句话。

一则广告上说,两位男士在餐厅里吃饭,饭菜很多,一位男士说:“点这么多吃不完。”“没事,反正公司报销。”还有一位爸爸带一位孩子去吃饭,可餐桌上的饭孩子都不喜欢,爸爸就说:“服务员,点菜!都依孩子的。”毛泽东的女儿上学时,只窝窝头是只把里面的枣掏了,其余的都扔掉,要知道,当时还有好多人饿着肚子。毛泽东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她,从此,她也不敢再浪费食物了。

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节约粮食的重要,就要节约每一粒粮食,为国分忧,不忘“勤俭节约,中国风尚。”做一个节约粮食的小学生!

车 轶 辅导老师:范菲菲

相关作文: 我想对林则徐说二季之美看小猫吃鱼介绍我的学校100字想起这件事我就后悔爬泰山逛水果店世上最好吃的一道菜我最熟悉的人作文100字吹羽毛

标签:中国风尚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按部就班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字打开  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 拔毛济世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年之约  即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