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谁的用处大
铅笔、橡皮、削笔刀、铅笔盒都是上学必备的文具,它们的用处不同,所以四位小伙伴想比比谁的用处大。
故事开始的时候,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四位走出各自的家,开始争论。
铅笔抢着说:“我的用处最大。考试、听写、做作业……哪样离得开我这根神通广大的铅笔?!”削笔刀听了,心平气和地说:“你的用处的确很大。”铅笔得意地连连叫好:“说得好、说得妙,万岁!”削笔刀接着说:“可是你摔断了,写钝了,不是都得找我来看病?”橡皮激动地说:“削笔刀说的一点儿也没错,还有你写错字了,还不得找我擦干净?”橡皮竟和削笔刀成为了同一战壕的战友!一直没说话的铅笔盒开腔了:“你们说的都对,又都不对。因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
大家听了铅笔盒的一席话,受益匪浅,深有感悟。从此,大伙再也不争吵了。
相关作文:
大乌龟、
仙人球、
江南水乡、
看大海、
特别的奖金、
我学会了蛋炒饭、
暑假第一天、
植物住我家、
小河的自述、
去图书馆借书
标签:比比用处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世师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