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政治家名人故事:周恩来_7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的作文大全 > 政治家名人故事:周恩来_700字

政治家名人故事:周恩来_700字

1911年的一天,沈阳东关模范学堂一个教室的讲台前,站着魏校长。他在向学生提问:“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啊?”一个小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家里穷,上了学,将来好找事做。”另一个小同学说:“现在读书将来能过好日子。”这时,只见一个浓眉大眼、红润脸庞的学生,笔直地站起来说:“读书是为了中华之崛起!”魏校长先是没听清楚,又问一遍,只见这个学生不慌不忙地说:“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英俊的少年人是谁呢?他就是只有十三岁的周恩来同志啊!
周恩来同志说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其意思就是上学读书,是为了让祖国富强起来。那时,腐败的清朝政府,投降卖国,出卖民族利益,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周恩来曾在一个同学的爷爷带领下,到日本鬼子和俄国沙皇军队在魏家楼村打仗和屠杀中国人的地方参观过。同学的老爷爷是个爱国的老人,他激愤地向孩子们讲了日本鬼子和俄国兵犯下的罪行,并讲了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斗争的故事。周恩来看到、听到这些,恨透了日本鬼子和俄国沙皇,恨透了反动的清朝政府。这些,更加激发了他好好读书,长大救中国的志气。
不久,周恩来在学校写了一篇作文。文中写道:学生上学读书正是为了将来肩负国家重任!作文里还谈到希望学校要为国家造就人材。
一九一三年八月,周恩来离开沈阳,又进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
后来,他为了寻找救国的真理,还去日本留学。在去日本之前,他又回到沈阳的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他留下的临别赠言是:“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再一次表达了他献身给亲爱的祖国的宏伟志愿。
周恩来同志一生都在实践着少年时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志愿。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勤勤恳恳工作,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无私地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他是多么值得我们崇敬与学习的啊!

相关作文: 最可爱的人我的理想朋友夜战去外婆家的作文我的义卖品第一次放烟花去宁波玩地雷花一件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

标签:政治家名人故事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案甲休兵  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 八拜之交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不见经传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 不落窠臼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