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文明浅谈

文明浅谈

   一辆汽车驶过,带起一地扬尘,旋转飘飞,那么迷茫。在那之中,还有一位老人无助地倒地,她晕倒了,看来伤势不轻。道路上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行人急冲冲的,在这个繁忙的工业社会中,没人停下来关注这位老人。那辆车也早就逃逸了,只留下一屁股扬尘。没有人,哪怕停下扶她一把。人们漠视她,因为这后面的代价太大了。

   文明竟被利益打败了,这难道就是工业文明进化的后果?不,这并不怪这个社会,而是人们的人格。想想“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明被掩埋了吗?如今谈及文明就会想起两个地区,一个是西方,另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正面,另一个则相反。这是个事实,中国真的应该让文明再次兴起。

   文明应远高于利益。文明不仅是行为举止,还是一种道德。古有清朝第一贪和珅留下千古骂名,被查没金银、珍宝极多,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谚,秦朝郎中令赵高“名垂青史”后人痛骂其贪赃枉法,明朝中期的严嵩让人发指。他们不知民生之多艰,及尽全力敛财。他们眼中,道德远不如利益,为了利益不惜冒生命危险,被后人唾骂,为人所不齿。与他们相反,明朝海瑞是历史上一大清官,一生生活艰难,死后无半点财富,他的故事流传千古,后人及尽其力赞颂他。春秋战国时魏国人西门豹尽心尽力为人民,结果名垂青史。他们为何受人爱戴?只因为他们爱国爱民,不为利益所困。利益,为何在今天战胜文明,我们中国古代先贤的高尚品德都到了哪里?

   要求文明,必先求人格的修养。现在的教育存在一个莫大的缺陷,教人知识,却忽略了教人如何做人。人格决定了未来的成长轨迹,人格不完满,何求文明?有一幅漫画,画面的内容是小学学中学、中学学大学、大学学做人。看来有些荒诞,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教学的弱点,我想这大概就是文明问题的根源。做人尚未圆满,徒有知识也是社会的一败类,知识越丰富,人格不全,只可能是社会的一个毒瘤。国外教育富有特色,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发展个性,人格独立,负责。英国为例:英国学校的课堂气氛与中国学校相当不同。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交流,老师也希望同学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大多有所欠缺。从而出现文明差异。因为责任感的差异造成文明程度的差异。中国孩子就像笼子里的小鸟,只能仰望天空,这怎么能要求他们比自由自在的外国学生更自觉呢?

工业文明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精神家园渐渐荒芜,利益充斥着社会。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请不要烦恼,因为你还有双手;如果你失去了今天,请不要泄气,因为还有明天;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请务必在意,因为它是我们做人最重要的素养。

希望我们的精神家园能日渐繁茂。

相关作文: 秋天来了小兔找朋友春天的景色采风的乐趣稻子丰收了荷塘滑滑轮自己种植物雪中的腊梅爬紫金山

标签:文明浅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不愧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