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晚会
这个暑假,我来到坝上草原,到达当晚,我们在牧民家里参加了一个篝火晚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进庭院,我看见一米多高用柴火堆成的架子立在庭院的中央。参加篝火晚会的人有一百多个。晚会正式开始,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半圆形观看表演。首先登场的是穿着红色大袍、留着长发的蒙古叔叔来为我们唱了一首蒙古歌。其次是一位穿着蓝色裙子、盘发的蒙古姐姐来到舞台中央,为我们跳了一支蒙古舞。我们热烈地鼓掌,激动地欢呼着。那婉转豪放的歌声,优美的舞姿,配着悠扬悦耳的音乐,使我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晚会将近尾声时,蒙古人拿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将柴火点燃,只听见“嗖”地一声,火焰一下子窜得很高,火苗越来越高,天空中还飘着小火花,漆黑的庭院一下子亮了起来。于是我们伴随着音乐,有的人在跟蒙古姐姐学跳蒙古舞,有的人在拍照片,还有的人摇头晃脑跳着迪斯科,热闹极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此时,不仅我的脸被烤得很红很热,就连我们的心都被烤热了。我想,此时此刻,大家都是快乐的、开心的、幸福的……
相关作文:
打雪仗(日记)、
快乐的元旦、
让我头疼的一件事、
小房子、
可爱的小猪闹钟、
贴鼻子的作文、
用好成绩回报我的爸爸和妈妈、
时间计时器、
我学踢毽子、
我最喜欢的花
标签:篝火晚会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