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典故:不遗余力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成语故事的作文大全 > 成语典故:不遗余力

成语典故:不遗余力

“不遗余力”这则成语的遗是:留;余力:没有使完的力量。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三》,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击败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秦王乘机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

赵王连忙召来大将楼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对策,说:“长平一战,我们吃了败仗,我想带领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看怎样?”

“这样做没用,还是派亲信使臣去讲和为好。”楼昌说。

虞卿不同意楼昌的主张,问赵王说:“大王,这次秦国究竟是想消灭我们赵国军队呢,还是打一打就回去?”

赵王说:“秦国这次出动了全部军事力量,不遗余力地来攻打我们,当然是打算消灭我们军队的。”

“那么,我们应该带着贵重的礼物到楚国、魏国去。他们贪图财物,一定会接待我们。这样,秦国以为我们在实行‘合纵’的策略,就会恐慌,就会同我们讲和。”

可是赵王不听虞卿的劝告,还是派了使者去秦国求和。

虞卿听说此事,就对赵王说:“这次求和肯定不会成功,因为秦王和相国范雎一定要把赵国求和的事情宣扬开来,让各国都知道。楚国和魏国以为赵、秦讲和了,就不再会来援助赵国。秦国看到无人来救赵,那么也就不再需要与赵国讲和了。”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赵国求和不但没有成功,都城邯郸又被秦军围困。最后,赵王只得亲自去秦国,订立了对赵国十分不利的和约,遭到天下人的耻笑。

相关作文: 我的温暖的家我第一次做饭我学《雷锋的故事》捞蝌蚪我真后怕帮助别人多快乐广场的一角阳光明媚的一天我最喜欢的花转呼啦圈

标签:成语典故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