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重阳节习俗——登高野宴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时事论据的作文大全 > 重阳节习俗——登高野宴

重阳节习俗——登高野宴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述约》日:“约之以九,以见其极。”认为这个月阴盛阳衰,万物凋零,生命将到尽头。但从数字上看,九是至阳之数,九月九日为两九相重,是为重九,亦是重阳。根据《易经》物极必反的理论,此灾难可登高而避之。重九登高,是先民逃避洪水猛兽,瘟疫传染等灾难的举措。在本地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上插上一面小三角旗,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考诸文献,以重阳日作为月令的活动,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帝王进行田猎习武、歌舞野宴、祈祷祭祀等活动而逐渐形成的。正式把九月九日作为重阳节日,登高,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则是汉代的事。到了唐代,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提高,对重阳登高,逃避灾难的意识也日趋淡化,逐渐将重阳节日作为人们登高眺远,饮酒赋诗,祈求长寿,寻求美好生活的民俗活动。

现在,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已成为人们旅游健身,亲朋欢聚,诗人骚客把酒临风、赏菊赋诗的消闲活动。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当然也是放松身体,调节心情的好时机。

相关作文: “六一”的礼物时代变化大冬天飘飘洒洒的雪第一次上英语学校马蜂窝秋天的风今天这堂课我最喜欢的花我种的向日葵

标签:重阳节习俗登高野宴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箭中人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衣公卿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布鼓雷门  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 八难三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