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灼基老师当时已在社会上非常有影响。经济学院举办的一些大型研讨会,经常会邀请他这样的老师来做报告,以提高会议的质量和增加影响力。每次我找到萧灼基老师帮助,他都能抽时间尽量参加。
每次参会时,他都主动要求年轻学者先做报告,自己最后发言。但令人惊奇的是,他把前面学者的报告总结的条分缕析,好像事先大家协调过内容一样。
我当然知道这是他一坐好几个小时认真听讲总结的原因。老一辈学者的这种精神不仅仅存在于萧灼基老师身上,当时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慧生老师也有类似品格。
萧老师把发散性的报告和观点拎起一条红线的能力是一个绝活。从纷繁芜杂的观点和逻辑框架当中,抽衍出一条最大公约数的逻辑,这也许是他能够和时代的脚步同行,具有“三年早知道”般改革思路的早年历练的结果吧。
后来,萧灼基老师在政协委员和常委任上,特别受记者欢迎。两会上的代表提案是多门多类,观点各种各样,一连开好多天的会,谁能一下把所有人的观点拎清楚并说出来,恐怕非萧灼基类莫属了。
依我看,萧灼基老师根本就不是两会上的明星,而是一个民间发言人。
萧老师在我的眼里一直是个意志力特别旺盛的人。后来我到云南大学担任云副校长,挂职4年,和萧老师的接触少了。也许是这种要强,和早年工作过度,中风这个中年老年交界处的大敌找到了他。
相关作文:
青草、
《狼与羊》的启示、
冬天、
跳蚤市场、
乡间见闻、
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看书让我快乐、
种子开花了、
初夏的雾、
炎热的夏天
标签:经济学家名人故事民间萧灼基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