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发现朱镕基的伯乐_9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的作文大全 >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发现朱镕基的伯乐_900字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发现朱镕基的伯乐_900字

马洪1920年5月出生于山西定襄。原名牛仁权,曾用名牛黄、牛中黄;在延安时,为准备派往外地做秘密工作的需要,由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为他把牛黄的名字改为马洪。1936年加入党所领导的牺盟会,1937年参加了同蒲铁路总工会的筹建并被推荐为同蒲铁路总工会负责人之一,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到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后改名中央研究院)学习和工作。1941年担任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室研究员、学术秘书。在延安期间还担任过《共产党人》杂志的编辑。
马洪不仅是位经济学理论工作者,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经济决策参与者”的角色,兼具学者与官员两种角色。
而对于马洪而言,建国前后的东北则成为了他这样一种调色板式经济生涯的真正开端。
1948年6月,马洪调往东北局政策研究室工作。当时,东北的工业经济占全国企业比重的90%,这对马洪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经济管理时间起点。马洪研究了苏联的经济理论,又结合当时东北经济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全国经济改革的可操作性模式。
当马洪把调研成果向时任东北局宣传部部长、财经委副主任的张闻天汇报时,张闻天十分兴奋,又要求马洪撰写了《东北经济的构成和方针》。在这篇报告中,马洪首次把东北经济划分为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秋林经济”。
毛泽东在看到这份报告后,几乎完全采纳了马洪的观点。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全部采用马洪所归纳的五种经济成分,只是将不太好理解的“秋林经济”改为用其本意“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0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也写入了这五种经济成分。一直到半个世纪后,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还涉及到这五种经济成分有关的类似概念。
而就在此期间,马洪与后来曾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朱镕基自1951年秋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即到马洪手下工作。当时马洪任东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兼东北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3岁的朱镕基则被任命为东北工业部计划处生产计划室副主任。
此后,马洪于1952年从东北调到北京,到刚组建的国家计委工作,朱镕基也和马洪一起进京。不久,马洪出任国家计委委员兼秘书长,朱镕基则先后在国家计委燃动局和综合局工作。
很多年后,当马洪回忆起这段往事,还对自己手下出良才颇感自豪。

相关作文: 看云我家的小花猫养蚕宝宝新房子学泡茶写西瓜的作文爱护花儿苹果的秘密美丽的枫叶国庆真快乐

标签:经济学家名人故事发现朱镕基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案兵束甲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阪上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