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走进郑板桥_高中写名人的散文10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高三作文的作文大全 > 走进郑板桥_高中写名人的散文1000字

走进郑板桥_高中写名人的散文1000字

很想走进郑板桥的内心世界,可是他,却总让人琢磨不透。正如他画的竹子和兰花,时而高洁清秀,时而狂放不羁,每一笔每一枝,都有其独特的灵性。

有时候的他,顽皮的就像他画中的嫩竹叶:诙谐处更显才学,幽默中不乏机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关于他的故事才多如春笋,鲜嫩嫩地夹着几百年的文化内蕴,从他们那个时代钻到我们这个时代来。对于目不识丁又欲附庸风雅的暴发户,郑板桥不动生色地题之:竹苞堂“即“个个草包”,对于不可一世的傲慢富商及仗势欺人的权贵,他又从容挥下怪画妙讽。这一切不仅表现了他高洁傲岸的情操,更使我们眼中的郑板桥显得十分可爱。他虽然十分聪明,却也不免上当。比如扬州一盐商求画,他却说什么也不愿去作。盐商无奈之下,得知他喜欢吃狗肉,便定下一条“狗肉计”。郑板桥闻到肉香,很快来到一抚琴老翁的家中,只觉得院子中布置得干净整洁,老翁弹出的曲子也侍奉宁静悠远,好似天籁之音。郑板桥以为遇见了知音,就挥毫泼墨,连字带画作了好几幅。等到盐商大摆宴席邀请宾客欣赏郑板桥的字画时,他才知道上当了。如果没有听到这类故事,郑板桥便显得有些脱离世俗,高高在上,可有了这些故事传说,他就和邻家哥哥一样亲切了。

郑板桥号称“书画印三绝”,无论哪一方面,都表现出他高超的技艺。他的画,竹子劲秀挺拔,兰花秀妍柔美。有时竹石相间,有时兰竹相伴,但无论哪幅画,都是充满“空山新雨后“的自然气息,却丝毫不见半点媚态,一如他的性格。他的诗如”和君胸次有幽兰,竹影相扶秀可餐。世上哪无荆棘刺,大人容纳百千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夷,一枝一叶总关情”等,总能融情入景,由最朴素平常的东西中透出真理来。他的印,随心所欲,尽显狂士风采。有些虽读起来十分可笑,但转念一想,却能品味出郑板桥独有的自尊与个性。如“雷婆婆同日生”、“麻丫头针线”等,有些则是他为纪念自己遇到的一些事而作的。这些印,真实记录了郑板桥的一生。还有各种闲章,字体大多收缩有致,就如画儿一般潇洒自如。他的书法(尽管我不太懂)字体劲秀,画中题款大都别出心裁,既平衡了画面,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时隔百年,每当想起郑板桥,想起他代表的众多传说故事,众多名作古画,以及他如竹般的节气,如兰般的灵气,如石般的傲气,都令我产生了想早生些年,亲自拜访他一下的遐想。然而,时光是不可逆转的,我也无权选择,那么,既然找不回当年的郑板桥,就努力使自己成为“郑板桥”吧!

相关作文: 人蝇大战课间活动六一儿童节我的ao比奥特曼洗衣机采风的乐趣描写牵牛花城市中的乡野玉兰花

标签:走进郑板桥名人散文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黯然神伤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得人心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