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阅读三部曲

阅读三部曲

张继楼在诗中曾写到:“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说的不正是我吗?朦胧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嗓音·书角

五岁时,阅读是一个个问号。

常捧一本书,一本正经地看起来。熟悉的字就自信的读出来,生疏的字则用“什么”代替,读音常常是“秀才只识半边字”。经常是“什么什么。”闹了不少笑话。

这时,妈妈便把我抱在膝上,翻开书本,抚摸着我细柔的长发。一遍一遍,毫不厌烦的那老掉牙的故事。轻柔的声音转进我的脑海。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人鱼和她的王子,买火材的小女孩······我这一边听着,一边卷着书角。小小的心,就这麽一次次的跟着欢喜,幸福,忧伤,愤怒。第一次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您的嗓子哑了,书角折了,我却在阅读中长大了。

双鬓·书签

八岁时,阅读是一个个惊叹号。

常捧一本书,学着古人摇头晃脑。赞叹墙角那几只独傲的红梅;大漠中的一缕孤烟;古道西风下的瘦马;篱笆外的簇簇黄菊;滔滔黄水水奔腾流入大海。

时常,搬条小板凳,坐在妈妈身边,把心爱的故事书摊在她膝上,胖胖的小手,指着拼音一字一字地给妈妈“讲故事”,妈妈总是很认真地听着,为我讲解不会的生词。末了,还替给我一张精美的书签。

您的双鬓泛白了,书签多了,我却在阅读中长大了。

皱纹·书皮

十二岁时,阅读是无数的省略号。

常捧一本书,躲在无人问计的角落。畅游在《骆驼样子》的世界,感受老北京劳动人民的辛爽;默读《红楼梦》,为里面的人物,巧兰落泪;观赏钱塘江波澜壮阔的大潮。

还喜欢讲给妈妈听。坐在她身旁仿佛回到了昔日的温暖。常常是,我还没开始讲,自己就先笑了,或者讲了一大通,却终是反反复复几句话。又是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而妈妈地听着。我发现妈妈才是最好的倾听者,偶然看见一缕缕皱纹爬上她的脸。而我也学会了珍惜书本。

你的皱纹多了,书皮新了。我也在阅读中长大了。

学无止境啊!陶醉在文学殿堂的我,可不能忽略了科学阅读。

阅读是美好的,亲情也是美好的。让我们在书香的熏陶下,一起一幅幅温馨画面,一段段美好事光,一缕缕浓浓亲情,平直心醉。时光最易抛人而去,但阅读与亲情却是永恒的。

相关作文: 我家可爱的小花猫爱打人的肖克涛梦境骑单车斗地主关于火龙果的作文城市中的乡野我学踢毽子助人为乐与你我同行

标签:阅读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