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文学家名人故事:旗亭画壁的故事-高适_10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的作文大全 > 文学家名人故事:旗亭画壁的故事-高适_1000字

文学家名人故事:旗亭画壁的故事-高适_1000字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高适生于706年,卒于765年。字达夫,唐代渤海饶安(今盐山县夜珠高村)人。高适熟悉军事生活,所作边塞诗,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是其代表作。他和岑参齐名,合称“高岑“,诗风也大体相近。高适著有《高常侍集》。
高适早年家贫,他生性磊落,不拘小节。20 岁,高适到长安应试不第,开始了一段羁旅生涯,生活极为困苦。10年后,宋州刺史张九皋因深爱其才,便举荐高适出仕,初任封丘尉,后为左骁卫兵曹参军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高适的性格和李白有些相似很有些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气派。盛唐时代是个出狂人的时代,自然不会只出一个李白,高适才气虽然没有李白大,但是他有实际政治才干,在整个唐代大诗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官也做得最大的就数高适。
在平日赋闲之余,高适常和一些同僚或朋友在一起饮酒赋诗,互相唱和。传说在开元年间,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闲居长安。一天,下着小雪,三人一起到酒楼渴酒。酒店里非常热闹,因为正赶上梨园伶官(也就是皇家乐队、演员等)数十人举行宴会。宴会进行到高潮,有四个美丽的姑娘便开始唱歌。
那时,人们喜欢为一些诗词配上乐曲来演唱,写得好的诗歌自然最受青睐。王昌龄他们三个边喝酒边在旁边观看。高适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说:“我们在诗坛上都很有名,但是从来也没有分过高下。这回根据她们四个姑娘唱的歌词,看谁的诗多就算谁是成就最高的。
第一个姑娘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忙说:“是我的一首。”并在墙上划了一横记着。第二个姑娘接着唱:“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忙在墙上划道说:“这是我的绝句。”第三个姑娘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得意地在墙上又划一道:“我两首了”。
王之涣看这情况急了,说:“这些唱歌的姑娘可不怎么样,唱的诗可见也没什么高明。”于是他指着姑娘们中一个最美的说:“听她唱,如果不是我的诗,我就一辈子不再和你们比诗了。”
过了一会儿,这个姑娘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人一听,鼓掌大笑。原来这正是王之涣的一首七绝。伶官最初不知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他们就是这些诗的作者,于是纷纷给他们行礼,并且请他们参加宴会。三个人尽欢而散。

相关作文: 助人为乐初夏的味道高兴让我开心的事看我变废为宝五彩辣椒一次经历我爱滑冰我的课余生活看书玩弹珠

标签:文学家名人故事旗亭画壁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 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