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到了,大家都忙着祭拜亲人、供奉食物。在热闹的人群里我显得格格不入。
我没有回家乡,爸爸妈妈把清明节看的有些淡,就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周末。可是,在这忧伤蔓延的气氛中,我怎能平静下来?我很遗憾——没能亲自去烧香表达我祝福逝去亲人的感情;我很伤心——清明节使我又想起了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欢乐日子,如今他们不在了。既然不能用行动来表达我对你们的缅怀,我就在心底哀悼你们吧。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两句谚语早已耳熟能详。清明节这天我种了几十粒生瓜子,不在意结果,只希望它们能够快活地长大,也在种植的过程中能让我静下心来,平平淡淡养育它们。但愿我今年可以看见自己亲手种下的一片片舒心的绿色。
我过了充实的一天。清明节在忙碌一整天的人们的酣睡中悄悄离开了。
相关作文:
加入少先队员、
洗衣服、
我的家乡、
飘飘洒洒的雪、
种大蒜、
爬北高峰、
一次有意义的中队活动、
暴风雨来临之前、
今天我是小厨师、
夏夜小曲
标签:清明时节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萃出群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百身何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