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联扬文化
这次“传统民俗我来寻”活动是由各队员自行进行的,而我们家进行的是蕴含中华文化的习俗—写春联。
写春联不仅富有喜庆的祝福,更是浓缩着有名的对偶形式;不仅读着朗朗上口,更是体现了书法特长。
先是爸爸写春联。爸爸用的是行书,字里行间都透着潇洒的气势,又带着春天的喜气。而爷爷写的春联,散发着古老文化的气息,每个繁体字都有着文化的传承。
很快就轮到我写了。我写的是楷书。“马步生风辞旧岁,羊毫挥墨写佳联”“金马辞旧岁,银羊贺新春”,浓浓的墨香,端正的字体,和古老的文化融为一体,不断传承。
这次写春联,练的是字、是心,更是渊博的文化。通过一次全新尝试,还原最传统的、被人遗弃的习俗。用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去写春联,去发扬传统文化,感受文字的乐趣。
春联,写出的是幸福,是快乐,更是喜气洋洋的回忆。在这春节时分,用民俗唤醒中华文明,用艺术传承优秀文化,用春联传播佳节喜庆,用热爱祖国的心过一个幸福中国年。
相关作文:
小白兔、
大街上的争吵、
春天在哪里作文300字、
我做了错事、
我最喜欢的花、
砍价记、
我喜爱的文具盒、
心爱的口琴、
给予、
小事不小
标签:春联文化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