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茶叶博物馆
星期六,我们一家来到位于龙井路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了解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我们穿过序厅,进入了“茶史厅”。经过这次“穿越”,我终于知道唐宋元明清的茶文化各有千秋。
唐代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团饼茶是当时的主流茶品,由采、蒸、捣、拍、焙、穿、封等七道基本工序制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记下了当时的煮茶场景。陆羽的《茶经》更使茶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度。
宋代则只分两类:单纯茶和混合茶。斗茶也很有趣:《若园赌市图》上,一位刚刚喝完还在品味,一位正举起碗喝,一位在向碗里倒茶,最后一位在擦嘴巴。他们个个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
明清明期,出现了蒸青、炒青、烘青等种类茶品。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和现在的泡法十分接近。这个时期的茶具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讲究“至精至美”之境。明代的文人雅士创作了许多关于茶文化的作品: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等。
我们还参观了茶萃厅和茶事厅,了解了茶的分类和茶的各种泡法。比如西湖龙井就是绿茶的一种,最适合用温润泡。
经过漫长的五千年演变,中华茶文化越来越独特、越来越隽永。“浸泡”在茶文化中,我的身上也好像沾染上了淡淡的茶香……
相关作文:
我的小电筒、
我的生日快到了、
第一次养小鸡、
我第一次买书、
我为妈妈煎鸡蛋、
自己种植物、
玩中学数学、
中国梦我的梦、
公园里的花真美、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标签:茶叶博物馆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不可揆度 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