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今天是10月22日,正好学校放假,真“没想到”可以放下厚厚的书本、沉重的铅笔,跟妈妈一起轻轻松松的去姥姥家玩了上一天了。
一进门姥姥就说让我陪她去登高,正赶上我们的每年一度的菊花花会,姥姥建议去登龙亭,我一听高兴的蹦了起来。刚进入公园在门新鲜空气迎面扑来,一眼望去,龙亭好高呀,我能爬得上去吗?花儿仿佛在对我说:“快一点呀,龙亭并不高哦。”可到了半腰已是大汗淋漓、两腿发酸,再看看姥姥还在我前面呢,于是我咬紧牙关继续往上登,不一会儿来到了一个平台,回首望去,后面的人已被踩在脚下,再看远处的行人像一只只小蚂蚁,汽车像只大蟑螂。瞭望潘杨湖确实像两颗美丽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历史古城。
山下的那花儿也好象在对我招手,姥姥看着我也不知疲倦了,只是一个劲的在那对着我笑......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相关作文:
美丽的美羊羊、
美丽王国、
最后的瞬间、
画石膏画、
寻找秋天作文100字、
雪乐、
打碎的玻璃、
可爱的小猪闹钟、
看书让我快乐、
转呼拉圈
标签:姥姥重阳节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箭难防 冷箭最难防范。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预防。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最后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