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习惯的故事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记叙文的作文大全 > 习惯的故事

习惯的故事

              我家新装了一个门铃。以前的敲门声震得让人心烦,现在好了,有人来了,“丁零丁零”的门铃声,非常悦耳。

              星期六下午,我正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做作业,忽然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我以为家里来了客人呢!谁知打开门一看,却是爸爸 。

         我不禁问道:“爸爸,家里装了门铃,为什么不用?”

         爸爸挠挠头说:“哎,我习惯了。”

         我刚回到座位上,“咚咚咚,”又是一阵敲门声。放下笔,去开门一看,原来是妈妈。

         我有些生气了,对妈妈说:“你怎么和爸爸一样不用门铃?”

         妈妈笑着说:“哎呀,我敲门敲习惯了,忘记家里有门铃了?”

         我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拿了一张雪白的纸贴在门边上。

         我一回头,才发现出来时随手把门带上了,我急了,连忙敲门喊:“妈妈,我进不来了,快开门啊!”

        妈妈打开门,望望门上的纸,问道:“为什么不按门铃。”

  我看看这四个字,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相关作文: 春姑娘动物园看花孔雀晴转雨玩沙子描写太阳花照镜子记演讲比赛家乡的元宵节一杯热开水捉蚂蚁

标签:习惯故事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荒之外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驹空谷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贤能者。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后也比喻贤能者出仕而谷空。
  • 百了千当  比喻妥贴,有着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石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髀里肉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