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规则文明旅游
中国常常以礼仪之邦自居,但是一些中国人的行为,却与之背道而驰。一个中学生,在埃及旅游时刻下“到此一游”的记号,引发了国人对于“公共空间意识”的思考和讨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行为。
很多人学习孙悟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刻下“到此一游”或者自己的名字,看似很潇洒,却是对文物建筑的损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丑陋的伤疤。另外,还有很多游客去风景区旅游时经常采摘花朵和树枝,贪图一时的好玩。就算是一个大花园,每个人摘一朵也会摘完,如果大家都不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以后的人还有什么美景可以看呢?
除此之外,这些不文明的行为还会加重环卫工人的负担。人们为了贪图一时的方便随手丢的垃圾,环卫工人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把它们清理干净。一些残留在景区没有被清理的垃圾就会像一块膏药一样留在风景区,破坏游客游玩的兴致。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马上就要放假了,同学们一定会出去游山玩水。在欣赏美景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在学习大自然教给我们的新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应该遵守的“老规矩”。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时刻遵守公共规则。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排队买票,爱护公物,保护文物,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次,还要有主人公意识,看到不文明的行为要学会劝阻。只有这样从我做起,并且去影响周围的人,我们整个国家才会越来越文明,无愧于礼仪之邦的美名。
相关作文:
攒钱给老师买贺卡、
诗意的秋天、
上英语兴趣班、
好玩的锦江乐园、
学校的中心花园、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作文、
家乡田园、
关于做寿司的作文、
给父母的感恩信、
丰富的课间活动
标签:文明旅游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国宁家 指治理国家。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门投辖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