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该是一个城市最安静,最舒适的地方。
不知不觉,习惯于借阅图书馆的书已有几年,常常两周去一次图书馆,将沉甸甸的书归还,然后进入馆区选书,空气里飘荡着舒缓的钢琴曲,四周自上而下,木制的书柜上整整齐齐排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借书人或安静走动,或倚墙低头翻阅,一片安静。手挨着一本本长而窄的书册摩挲挑选,指尖一阵灼热,无论杂志、散文或小说,它们都安静地存在,将我从外面带来的浮躁一洗而净。
偶尔会有惊喜,虽然图书馆明令禁止在书中涂改写字,但有心的人仍会夹一张纸条“是本好书,希望你喜欢”,不禁抿嘴暗笑。或许是纸条太小,抑或工作人员也善待这样的分享,总之这样的温情得以留存。
选好一本书已是下午两点钟的光景,习惯走到隔间阅览室里看书。似乎是很有默契的,她总已经端坐在阳光下一隅的黄色木制椅上安静地看书,和我差不多大的年纪,整齐的刘海贴伏在额前,耳畔的头发被绺起别在耳后,显得沉静而专注。阅览室里人群稀少,我一进去就对上她的目光,我注意到她手中的书总不停更换,但都是素净的封面,大概来了很多次了吧。如此往复,有些熟悉了她清秀的面容和端坐的姿态,随意问她:“看什么”“杨绛,《我们仨》。”她没有抬头,简短清晰的回答。“怎么样?”我又问,她抬起了头转向我,似刚从醉人的情节里脱身,微笑道:“看完给你吧!”于是也借来看,不禁佩服这个坚强又睿智的百岁老人,在女儿丈夫相继去世后一个人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她用灵动的文字和宽阔的胸襟书写着对生活的热爱。两周后又见她,“谢谢你推荐的这本好书。”她回以我一个灿烂的笑,又随即低头看书。初春透明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照在舒展着的树叶上,我回忆着刚刚小小的分享,心中溢满感动。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总在书香里徜徉,分享着各自的收获。她考试失利、愁眉不展时,我给她读毕淑敏的《蓝色天堂》:“温暖远在乌云之上,你只是暂时感受不到,但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我看到她脸上的阴霾渐渐消散,我又可以享受她那明丽如花的笑靥。当我面对第二天的演讲信心不足时,她给我分享阮梅的《闯过难关的通行证》,于是我拿着自信这张通行证顺利地通过了那一次演讲,赢得了满满的掌声……
其实,我感动的不仅仅是与她的分享,而是与所有爱书之人的分享。一直惊叹于书的奇妙,刚与人邂逅返回书架,又被另一位爱书人的手重新拾起,如此往复。是否,他(她)也如我般在不同的人生中恣情泅渡,一层层脱壳?也会为书中人物或喜或悲,有时满心愉悦,有时又遍体生凉?会的吧,这就是分享的价值,书的传阅,不仅让我们的精神多了一份澄澈,同时,也让人间一股淡淡的暖意悄然流动,滋润许多路人的心田。
我走出图书馆,又迎上春日温和的阳光,心被悄悄地感动着:书的分享,原是可以这般雅致而温馨的。
相关作文: 我的奶奶、我最喜欢的玩具——小熊、我和书的故事400字、去踢足球、家乡的泡泡塘、打碎的玻璃、令我开心的一件事、关于苹果的作文、洗书包的作文、我又考了一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