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推荐古诗: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读庄子、
九日齐山登高、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寄荆州张丞相、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
独学(师友凋零身白首)、
偈(练得身形似鹤形)
推荐诗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按兵束甲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