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谥“孝景皇帝”。葬阳陵。按周代《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也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的政治状况及性格特征。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史记·外戚世家》:“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後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册立皇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册立为皇太子。” 参见:孝景本纪 和《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
去世 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景帝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于是病中为太子主持加冠,临终前,对刘彻说:“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但要知人、知己,还要知机、知止。景帝似乎已经感觉到儿子有许多异于自己的品质,把天下交给他是放心的,路还是让他自己走吧,多嘱咐也无益。不久,景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葬于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谥号“孝景”皇帝,“景”为布行刚义的意思。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这就是汉武帝。景帝生前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接班环境,把一些资格老军功大的大臣罢免或赐死,周亚夫就是个例子。在对晁错的问题上他似乎有些软弱不知所措。但对死后问题上看的比较透彻,很长远。
大事年表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刘启出生。 文帝元年正月(公元前179年),刘启被立为皇太子。 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同月丁未日,刘启即位。 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10个月后被平定。 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夏四月丁巳日,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春正月甲子日,刘启驾崩未央宫。二月癸酉日,葬阳陵。谥号孝景皇帝。
推荐古诗: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在狱咏蝉并序、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
自嘲(少读诗书陋汉唐)、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
推荐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营下寨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手起家 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