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曲礼子贡问翻译

曲礼子贡问翻译

查看曲礼子贡问全诗

  子贡问孔子说:“晋文公在温地的会盟,实际召请来周天子,而让诸侯来朝见。老师您编写《春秋》时写道:‘天王在河阳打猎。’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以臣下的身份召请君主,这不可以效法。所以我如此写,就是要写成晋文公率诸侯来朝见天子。”

  孔子在宋国,看见桓魋为自己预做石椁,做了三年还没有完工,工匠都为此感到忧虑。孔子面有忧色,说:“像这样奢靡,死了还不如快点腐朽的好。”冉有跟随侍奉孔子,说:“《礼》书说,凶事不可能预先就料到。这是指的什么呢?”

  孔子说:“人死了以后再议定谥号,谥号定了以后再选择下葬地点日期,安葬完毕再建立宗庙,这些事都应该由属下的臣子来办,并非是预先就操办好,更何况是自己为自己操办呢?”

  南公敬叔因富有而得罪了鲁定公,逃到了卫国。卫侯请求鲁定公恢复敬叔的官位。敬叔就载着他的宝物来朝见鲁定公。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像这样使用财货进行贿赂,丢了官位还不如迅速贫穷的好呢!”子游正侍奉孔子,说:“请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富而不好礼,必定会招致灾祸。南宫敬叔因富有而丧失官位,却仍不知改悔,我恐怕他将来还会有祸患啊!”南宫敬叔听到孔子的话,马上去见孔子,从此以后他做事遵循礼节,还把自己的财产施舍给百姓。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齐国大旱,春季出现了饥荒。齐景公问孔子说:“怎么办呢?”孔子说:“遇到灾荒年景,出门乘坐要用劣马,不兴劳役,不修驰道,国君有所祈祷,用币和玉,不用牲畜,祭祀不奏乐,祭祀用的牲畜也用次等的。这是贤明君主自己降低等级以拯救民众的礼啊!”

推荐古诗: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七古(云开衡岳积阴止)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七律二首(绿水青山枉自多)

推荐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