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魏国国君惠王准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便派出大将庞涓统领八万大军到达卫国的茬丘。齐国国君威王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大将田忌带领八万军兵开到齐国和卫国边境。庞涓攻打卫国,形势十分危急。田忌将军要救卫国,但有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一时无计可施,便和谋士孙膑商议。孙膑指出,不能直接去救卫国。田忌一听,十分着急,便问道:“如果不去救卫国,那怎么办呢?”孙膑说:“请将军南下攻打魏国的平陵。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的战略要地,艰难攻克。我军可以故意在这里用兵,以便迷惑敌军。我军攻打平陵,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还要经过魏国的市丘,我军的运粮通道很容易被切断。我们要故意装出不知道这种危险。”田忌接受了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接近平陵时,田忌又请来孙膑,问道:“该怎么攻打平陵呢?”孙膑说:“大将军,您难道还不明白我们的计谋吗?”田忌说:“分兵齐城、高唐。”孙膑说:“请派两位将领带兵从齐城、高唐攻击环涂地区魏军。环涂是魏军屯驻之地。我军派出前锋发起猛烈进攻,主力部队却按兵不动。环涂的魏军必定会反击,两位将军可能打败仗,甚至牺牲。”于是,田忌分兵两路,从齐城、高唐直向平陵进击。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夹、环涂两处魏军从后面夹击齐军,两路齐军大败。田忌急忙召孙膑问计:“我军没攻下平陵,反而失去齐城、高唐,遭受很大损失,现在该怎么办呢?”孙膑说:“请立即派出轻装战车,往西直捣魏国都城城郊,激怒庞涓。庞涓必定回兵救魏国国都。我军只需分出少数兵力和庞涓交战,显出我军兵力单薄的样子。”田忌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昼夜兼程回救魏都。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埋伏,一举战胜庞涓。所以,人们赞叹说,孙膑用兵真是绝了。
推荐古诗:
送路六侍御入朝、
题兴化寺园亭、
春宫曲、
出塞作、
念奴娇(萧条庭院)、
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
念奴娇(鲲鹏展翅)、
清平乐(天高云淡)、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不愧不作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凡几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 不足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