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后来,白居易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标注:“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
推荐古诗:
碧云天,、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念奴娇(横空出世)、
念奴娇(鲲鹏展翅)、
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箨落长竿削玉开)、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草暖云昏万里春)、
公莫舞歌并序(公莫舞歌者)、
凤栖梧(蜀锦地衣丝步障)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