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必战翻译

必战翻译

查看必战全诗

  大凡出兵深入敌境作战,如果敌人固守营垒而不同我决战,企图以此疲惫拖垮我军,对此我军应当转攻其国君所在之处,捣毁其后方老巢,阻截其退归之路,切断其粮草供应,迫使敌人不得不脱离营垒而出战,我乘机以精锐部队进击它,就可以打败敌人。诚如兵法所说:“我军要想与敌决战,敌人即使凭据深沟高垒,但也不得不脱离营垒而同我决战,这是由于我军攻击其必然回救之处的缘故。”三国魏景初二年,明帝曹叡把太尉司马懿从长安召回京师洛阳,命他率军前往辽东征讨公孙渊。魏明帝问道:“四千里远征作战,虽说要用奇谋取胜,但也要有足够的兵力,不应当过于计较军费开支的多少。据你推测,公孙渊将采取什么样的计谋对策?”司马懿回答说:“放弃城邑而预先逃走,这是上策;凭据辽水以抗拒我军,这是中策;坐守襄平而单纯防御,这是他成为俘虏的最下策。”明帝问:“这三种计策,公孙渊将会采用哪一种呢?”司马懿答道:“只有贤明智慧之人才能正确估量敌我力量的对比,并能预先对所用计策作出正确取舍,而这并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明帝又问:“此次出征往返将用多少天?”司马懿回答说:“去时行军一百天,回来路上一百天,进攻作战一百天,用六十天进行休整。这样,一年时间足够了。”于是,司马懿率军向辽东进发。公孙渊派遣部将率领数万步骑兵进驻辽隧,构筑围墙堑壕二十余里,以此抵御司马懿进攻。魏军诸将都想立即发起进攻,但司马懿却说:“敌人构筑防御阵地,这是企图长期拖住和疲惫我军,进攻它正好落入其圈套。这正是王莽时期王邑不肯绕过昆阳坚城而强攻硬打,几乎导致全军覆没的严重教训。敌人主力集中在这里,其老巢必定空虚,我军舍此不攻而直捣襄平,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打败公孙渊是必定无疑的。”于是,便命令魏军多插旗帜,伪装成要出击敌人阵地之南端的样子,将敌人的全部精锐吸引到这里。司马懿却率领大军偷偷越过辽隧向北,放弃眼前敌人不打而直趋襄平,一路打败敌将的拦截,顺利地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这时,众将又请求迅速攻城,但司马懿均未同意。随军司马陈珪提出疑问说:“以往您率军攻打上庸,只用了五天即破城杀了孟达。如今长途跋涉而来,却变得安稳缓慢起来,对此,我实在有些迷惑不解。”司马懿耐心解释说:“上庸之战,孟达当时兵少而粮食够吃一年,我军将士数相当孟达军的四倍,但粮食则不够一个月食用,以仅有一个月存粮的部队去与有一年存粮的敌人相较量,怎么可以不采取速战速决?用四倍于敌的兵力去打击敌人,即使损失一半兵力而战胜了敌人,还是应当干的。因为,这不是从计较人员伤亡,而是从计较粮食多少这一情况出发,所采取的作战行动。如今的形势是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加之大雨不停,攻城器械未备,似此而急忙进攻又有什么作为呢?我军从京师洛阳出发以来,我所担心的不是敌人向我军进攻,而是担心敌人不战而逃。现在敌人的粮食将要用尽,而我军对敌尚未完成合围之势;如果采取掠夺其牛马、抄取其柴草,那么,这就无异于驱使敌人逃跑。战争是一种诡诈多变的行动,善于因变制敌才能取胜。敌人凭恃其兵多,因此虽已处于饥饿困难的境地,但却仍然不肯束手待毙。对于此种敌人,我们应当伪装成无能为力的样子稳住它。如果我们贪求小利而惊跑他们,这不是好的计谋所为。”不久,雨过天晴,司马懿令部队制作攻城器械,并迅速发起进攻,箭飞如雨,攻势迅猛。城中敌人顿时陷于粮尽的困难境地,饥饿严重以至发生人吃人现象。公孙渊窘急无奈,便派部将王建、柳甫出城乞降,请求解除对襄平城的围困,并表示公孙渊君臣一定自缚前来请罪归附。但司马懿断然拒绝,并将王、柳二将杀掉。公孙渊见派将乞降未成,便突围而逃;司马懿挥军紧追,赶到梁水岸边将其击杀。至此,辽东地区完全平定。

推荐古诗: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杨柳枝(苏家小女旧知名)秋浦途中芙蓉楼送辛渐春日上方即事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凉州词点绛唇(红杏飘香)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青松(大雪压青松)

推荐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