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作战中,如果我军兵多、敌军兵少时,敌人必因惧怕我军势强,不敢与我交战而逃走。对于这种为保存实力而退走的敌人,切记不可贸然急追,因为物极必反,急了敌必反身死战,对我不利。应当以整个兵力对敌实施有条不紊地追击,只有这样,才能稳操胜券。诚如兵法所说:“对于困迫危殆且准备拚死一战的敌人,不可以追迫太急。”西汉宣帝时期,后将军赵充国奉命讨伐先零羌。充国率兵进至羌军驻扎的地方,发现羌兵因长期驻扎这里,已经非常麻痹松懈,远远望见朝廷大军便丢弃战车辎重,企图渡过湟水而西逃。因为所经道路险要狭窄,赵充国率军于后面缓慢地追逐羌军。有人对此提出意见说:“追逐敌人利于迅速,现在行动太迟缓了。”赵充国回答说:“这是陷于困迫危殆的敌人,不可追击太急。因为,缓慢追击,敌人就会无所反顾地向前逃走;急速追击,就会迫使敌人反身与我拚死一战。”众校尉听后都赞同说:“讲得好。”羌兵因为慌忙逃走,故在争渡湟水时淹死数百人,其余的人都奔逃四散了。
推荐古诗:
北亭招客、
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
无题(八岁偷照镜)、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长安古意、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推荐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劳苦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拙千丑 极言拙劣丑陋。
- 百顺百依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 百虑攒心 各种思虑一齐聚集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