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鉴赏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夜游宫·竹窗听雨鉴赏

夜游宫·竹窗听雨鉴赏

查看夜游宫·竹窗听雨全诗

  《夜游宫》,调见毛滂《东堂词》,贺铸词有“可怜许彩云飘泊”句,故又名《念彩云》。又因有“江北江南新念别”句,亦名《新念别》。双调,五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韵。此词上、下片末后三个三字句。 

  “窗外”两句,点题。题曰“竹窗听雨”,故首句言词人雨夜静坐竹窗旁,只听到室外的小溪被雨淋得淅淅沥沥地响。他朦胧伏几入睡,醒来只见灯光摇曳,桌子上时隐时现地显现出水仙花美丽的身影。“浑似”一句,喻盆及花。言水仙花盆在灯影中看上去仿佛一艘孤零零的小舟系在青青的竹丛边。“见幽仙”三句,词人幻想。此言词人似乎见到那幽娴的凌波仙子在月光下的水面上踏波漫游。上片扣题,叙其雨夜见水仙的印象及其联想。 

  “香苦”两句,言水仙发出清冽的香气,可是苦于受到冬夜寒气的侵袭,使她(水仙)不禁追念起生长在千顷波涛的江湖岸边时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两句既是拟人化的神化描绘,又是词人寄人篱下身不由己的苦闷借题发泄。“梦觉”一句,言词人从幻梦中清醒过来,只见眼前仍旧是原来一成不变的景象。面对这种压柳的生活,词人更添上一段新的愁绪。“绀云”三句,扣题“既觉”。词人醒时对花独酌,醉而伏案而眠;再醒后始觉头上青丝零乱,玉簪斜挂,活现出一个不拘小节的风流词人形象。“绀”,青色也。据头上青丝推知,此词为词人年青时之作。 

  《海绡说词》说:通篇只做“梦觉新愁旧风景”一句。“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是觉。“绀云欹 ,玉搔斜,酒初醒”,又复入梦矣。

推荐古诗: 倦夜金谷园题扬州禅智寺暮过山村马嵬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云鬓裁新绿,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彭蠡湖中望庐山

推荐诗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佶屈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版版六十四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卜夜卜昼  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