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首诗写儋耳郡农村风貌,其习俗简朴,人情敦厚,不见勒追赋税的现象,描绘出一派农家乐的景象。
推荐古诗:
山中与幽人对酌、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暮过山村、
捣练子令(云鬟乱)、
黄花川、
声声慢(寻寻觅觅)、
青松(大雪压青松)、
沁园春(情若连环)、
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
推荐诗句: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哀毁瘠立 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