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夺取楚国的汉中之后,又与楚军在蓝田交战,大败了楚军。韩、魏两国听到楚国陷入困境,就向南面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王领着军队失败而归。来齐、韩、魏三国又合谋进攻楚国,唯恐秦兵救助楚国,有人建议薛公田文说,“可以先派使者去告诉楚王说:‘现在三国的军队准备离开楚国,如果楚国能够响应我们共同攻打秦国,别说是蓝田,再多的地方还怕难以得到手吗?更何况楚国失去的旧地?’楚国早就怀疑秦国未必肯予救助自己,如今叉听说三国退兵攻秦,那么楚国的响应必定会更加卖力,这就造成楚国想和三国谋划进攻秦国的局面了。若是秦国知道了这件事情,必定不肯救助它。这样三国再反过来加紧进攻楚国,楚国一定要到秦国去告急;秦国就越发不敢出兵,这就是我们离间秦国攻打楚国之计,此次出兵必建大功。”薛公田文说:“好。”于是就派出特使出使楚国。
楚国果然极力响应。到这时三国才全力攻打楚国,楚国真的向秦国告急,泰国自然不敢出兵。结果三国大胜,战果辉煌。
推荐古诗:
劳劳亭、
竹里馆、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少年游(去年相送)、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采桑子(别来长记西楼事)、
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鹤冲天(晓月坠)
推荐诗句: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