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师生翻译及注释

师生翻译及注释

查看师生全诗

译文  东汉的马融设帐授徒,前面教导弟子,后面却有女乐为伴;孔子在杏坛讲学,先后培养了三千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形容别人设立教馆讲学叫做“设帐”,又叫“振铎”;谦称自己设立教馆讲学叫做“糊口”,又叫“舌耕”。  家塾教师叫做“西宾”,教师的座席叫做“函丈”;在家里教学叫做“家塾”,给教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桃李在公门”,是形容教的学生多,硕果累累;“苜蓿长阑干”,是形容教师的俸禄少,饮食很差。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用来形容学生强过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还没有进入师门,叫做“宫墙外望”;已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真传”。  杨震的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们称他是“关西夫子”;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传,世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是形容苏章寻找老师的殷勤,“立雪程门”,是形容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重。  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坐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一样;学业有成,感谢老师的教导,就说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润和感化。

注释  马融:东汉著名经学家,他设帐授徒,门人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他不注重名教礼节,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开魏晋清谈家破弃礼教之先河。绛帐:红色的帷帐。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后泛指授徒讲学之处。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这里七十取其约数。  杨震  振铎:摇响有舌的铃铛。古人布政施教时,常常振铎以吸引民众。舌耕:用口舌授课换取粮食,即以教书谋生。  西宾:坐在西边的宾客。古时对家庭教师的尊称。函丈:古时讲学者与听讲者座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函丈指代讲学的座席。束脩:送给老师的报酬。脩,古时指干肉。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但不愿做官,一生以设塾授徒为己任,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当时人称“关西夫子”。贺循:字彦先,魏晋时人。他博览群籍,尤精礼传,朝廷有难题的时候就去问他,他都能依经礼而回答。时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苏章:西汉北海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万里寻找老师。游杨:指游酢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推荐古诗: 赋得妾薄命寻隐者不遇秋登兰山寄张五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洞仙歌(冰肌玉骨)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豆叶黄(一春常是雨和风)

推荐诗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璧青蝇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白云亲舍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