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把二十写成‘廿’,三十写成“卅”,四十写成“卌”,都是《 说文解字》 上的本字。“廿”音入,是两个十合在一起。“卅 ”音先合反,是三十的简化,即古文。卌音先立反,数名,今天称之为四十。据考,秦始皇凡是刻石颂德的辞句,都以四字为一句。《 泰山辞》 上说:“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 琅邪台颂》 上说:“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 之罘颂》 上说:“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 东观颂》 上说:‘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 《 会稽颂》 上说:“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这都是《 史记》 所记载的,每次称“年”,总是五个字为一句。我曾经得到《 泰山辞》 的石本,却写着“廿有六年”,想着其余都是如此,而太史公司马迁无意之中写错了,或者后人传写的错误罢了,其实是四字一句啊!
推荐古诗:
征夫、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蝉、
梧桐影(明月斜)、
观猎、
多丽(小楼寒)、
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
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
五律(三上北高峰)
推荐诗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霸陵醉尉 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