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讲君子之所事,本章接着就讲读书人之所事。君子教之而不叫“不耕而食”,那么读书人“不耕而食”又应该做什么呢?孟子认为,读书人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要有一个目标,不能是仅仅为了生存,为了养家活口而学,要树立起自己的志向。而这个志向不是去当官,不是去发财,而是建立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及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这个志向看起来很简单,现代人可能都会不屑一顾,这叫什么?!要读大学、读博士才能出人头地!出类拔萃!其实这个志向很不简单,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经过多少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需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而人们的团结,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爱心,要想团结人,就必须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仁);而要想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就必须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义);而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就必须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而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必须要有智慧(智);有智慧还不够,还要有诚信(信)。如此,用诚信,用智慧,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了这样的素质教育,人们才有可能成长为“大人”!否则,还是一个小人——只有儿童的智力。而一个小人,是寻求不到人生的真正快乐的。
推荐古诗:
新安吏、
晚晴、
白石滩、
使至塞上、
菊花、
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天外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嗳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