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魏、赵已经消灭了智伯,将要分割他的土地。段规对韩王说:“分地时一定要得到成皋。”
韩王说:“成皋是流水不存的石头地,寡人要它没什么用处。”
段规说:“不是这样,臣下听说一里大小的地方,能牵动得失千里之地的决定,是因为地势有利。万人之众能攻破三军,是因为出其不意。大王采用臣下的意见,那么韩国一定能取得郑国的土地。”
韩王说:“好。”果然得到了成皋。一直到韩国攻取郑国,真是从成皋开始扩展的。
推荐古诗:
箜篌谣、
北亭招客、
屏风绝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落花、
夏日南亭怀辛大、
白石滩、
出塞作、
洞仙歌(冰肌玉骨)、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按甲休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前踬后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