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十七年让太子申生去讨伐东山的皋落氏,并命他十二月出兵,穿上左右不同颜色的衣服,佩带上镶金的玉佩,对于这件事《 左传》 上记载了狐突说的八十多个字的一段话,内容竟有五个层次的转折。第一层说:“时间是事情的征兆;衣服是身体的花纹;佩饰是内心的旗帜。”第二层说:“真正把拳情看得严肃重大,要命他在一年的开头行动;要想让他驯服,应穿纯色的衣服;用他的内心的忠诚,佩饰也应适度。”第三层说:“现在让他在年终出征,是想让他的事业就此终了;使穿杂色的衣服,是想让他远征,疲劳其身体;让他披带上镶金的玉佩,就是要舍弃他内心的忠诚。”第四层说:“让他穿混杂的服色表明要把他放逐的很远;让他出师的时间表明要让他就此完结。”第五层说:“杂色意味着凄凉;冬天意味着肃杀;金属意味着寒气,块佩意味着火一般的燥热。”《 国语》 中也有许多这种体式的文字,有的转折达到六七层意思,但是大多数都不是十分切紧内容。
推荐古诗:
从军行(从军玉门道)、
恨别、
赠渔父、
更漏子(金雀钗)、
辛夷坞、
酬乐天频梦微之、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清平乐(天高云淡)
推荐诗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咎既往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