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李习之论文翻译

李习之论文翻译

查看李习之论文全诗

  李习之所写的《 答朱载言书》 ,论述写文章最为明白、周到详尽。他在这篇文章中说:“《 诗经》 、《 书经》 、《 礼记》 、《 乐经》、《 易》 、《 春秋》 六经,立意用语,各有特点,富于创造,不相互仿效引用。所以在读《 春秋》 的时候,就见不到其中有引用《 诗经》 的。在读《 诗经》 的时候,就见不到其中有引用《 易经》 的,在读《 易经》 的时候,就见不到其中有引用《 书经》 的。甚至,在读月屈原、庄周的著作的时候,也见不到其中有引用《 六经》 的。譬如高山,有泰山、华山、嵩山、衡山,它们共同的一点是高大,至于说山上草木的茂盛如何,则是不完全相同的,又如河川,有济水、淮河、黄河、长江,它们共同的一点是从发源地流出,一归于大海,至于说河道的曲直,河水是深是浅,则是不完全相同的。现在评论文章,有六种说法.有崇尚奇特的人说,文章语言词句,要奇特惊险;有喜好辨论的人说,文章叙事论理,要通顺流畅;有拘泥时尚的人说,文章必须讲求对仗;有厌恶时尚的人说,文章不应当讲求对仗;喜爱难的人说,主张文章应当难,而不应当浅显;喜爱容易的人则说,文童应当通顺不应当难。这六种情形,都是由于人的情感喜怒爱好不同,未曾涉及文章的主题总旨,有的文章义理说得浮浅不透彻,但是词句离奇华美,像《 剧秦美新》 、王褒的《 僮约》 ,便是如此。有的文章讲道理讲得好,但是不注意修辞,语句粗劣,如王通的《 中说》 、俗传《 太公家教》 ,便是如此。古时候的人,能够在语言文字上狠下一番工夫,但不大明白其词是对仗还是不对仗,是易还是难。‘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是不对仗。‘遘闵既多,受侮不少’,是对仗。‘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菀彼桑柔,其下候旬,捋采其刘’,是容易。而‘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 是不容易。自从《 六经》 出现之后,百家之言纷纷兴起,老耽、列子、庄子,以至于刘向、扬雄,在文坛上都自成一家,学习写文章的人,纷纷以他们为师。由此可见,有的文章虽然道理讲得很深,说理亦恰当,但是语言文字不好,不能成为好文章,亦不能传之于世。”李习之关于文章的论述,大致是这样,作为后学,应当注意他的这些论述。

推荐古诗: 答微之咏怀见寄读庄子反鲍明远《白头吟钱塘湖春行秦州杂诗(其七秋夕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推荐诗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山盖世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眉赤眼  比喻平白无故。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计千谋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