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知命后是不是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了呢?不是!尽心知命后还有一个过程,即是辨别事物。只有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因此孟子举了齐国王子的例子,当时齐国国君是齐宣王,王子就是后来的湣王(公元前300~284年在位),这个王子为什么懂得这么多呢?就是因为好学,学得多了,也就能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了。而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会显得人有气质。如果不会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那就如同小孩、儿童一样,是没有什么气质的。鲁国国君到宋国,在垤泽门大声喊叫,就是用的国君的以上临下的腔调,但垤泽的守门人却会辨别每个人口音的不同,所以知道这不是宋国的国君,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统治者。这就是有没有辨别能力的重要性。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能够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竹枝(江畔谁家唱竹枝)、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花下醉、
清平乐(别来春半)、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五律(外侮需人御)、
留题云门草堂(小住初为旬月期)、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夜读有感(公卿有党排宗泽)
推荐诗句: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霸陵醉尉 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由之路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