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鉴赏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鉴赏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鉴赏

查看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全诗

  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戌镇,归洪州大都督府统辖。这诗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

  张九龄在此之前,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张说为宰相,张九龄深受器重,引为本家,擢任中书舍人。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张说被劾罢相,他也贬为太常少卿。不久,出为冀州刺史。他上疏固请改授江南一州,以便照顾家乡年老的母亲。唐玄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旧唐书。张九龄传》)。这是一段使他对朝廷深为感戴的曲折遭遇。骤失宰相的依靠,却获皇帝的恩遇,说明他的才德经受了考验。为此,他踌躇满志,在诗中微妙地表达了这种情怀。

  这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与天相映,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而寓比寄兴,景中有人,象外有音,节奏舒展,情调悠扬,赏风景而自怜,写山水以抒怀,又处处显示着诗人为自己写照。

  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颔联写瀑布的风姿: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但诗人以其神写其貌,形容瀑布是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气,其风姿多么豪放有力,泰然自如,颈联写瀑布的神采声威。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其响若风雨,声威远播。尾联赞叹瀑布的境界:庐山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凸出。它与天空连成一气,真是天地和谐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宏阔大。《易·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此用其词,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负。

  但总起来看,诗中所写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这正是诗人遭遇和情怀的绝妙的形象比喻。所以他在摄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选择什么语言,表现什么特点,实则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怀来取舍的。这也是此诗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诗人自我化身,则比喻与被比者一体,其比兴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凿痕迹。

  作为一首山水诗,它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乍一读,它好像只是在描写、赞美瀑布景象,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稍加吟味,则可感觉其中蕴激情,怀壮志,显出诗人胸襟开阔,风度豪放,豪情满怀,其艺术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诗言志”,山水即人,这首山水诗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推荐古诗: 过天门街嘲桃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寻天台山寄荆州张丞相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别滁(花光浓烂柳清明)

推荐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堵乐业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必由之路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向迩  迩:近。不可接近。
  • 不足为奇  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 白白朱朱  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 百世之利  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