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诗• 序》 说:“《 关雎》 、《 麟趾》 的教化,是王者的诗歌,因此它们跟周公有关系,南,指的是教化从北向南进行。《鹊巢》、《驺虞》的德行,是诸侯的诗歌,是先王的教化所致,因此它们跟召公有关系。《 周南》 、《 召南》 是整访治理初始杜会的正道。”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周公”、“召公”两个“公”字,都跟“南”字相合,那样就跟上下文相呼应了,这可能是古书上弄错了,“王者的风范”,恐伯不应该跟周公相联系,而“先王的教化所致”,又跟召公没有什么关系。
推荐古诗:
于易水送人一绝、
碧云天,、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少年游(去年相送)、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川上女(川上女)、
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残丝曲(垂杨叶老莺哺儿)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阪上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拔树撼山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世流芳 美名永传于后世。
- 百丈竿头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 百口难分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分辩清楚。犹百口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