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亲爱,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但整个春秋时期三百年间,诸侯们都是征来伐去。尽管他们都知道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如齐桓公九盟诸侯,但他们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不惜牺牲几十、几百万人民的生命,弄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使整个中原地区混乱无比。这就是没有尽心知命!因而他们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就“征伐”而言,只有周王能征伐各诸侯国,各诸侯国之间是不能相互征伐的。要征伐,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而采取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行为,必然就不会成功,也必然不能王天下。要想王天下,就必须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使“王道”成功。历史也证明,不仅春秋时期如此,战国时期亦是如此,即使秦始皇之王天下,也不是王道,而是霸道。而“霸”天下,则是短命的。
推荐古诗:
胡无人、
子夜四时歌、
秦州杂诗(其七、
九日、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题李凝幽居、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长安古意、
连昌宫词、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推荐诗句: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怕官,只怕管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 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