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崔安潜被委任为西川节度使,到任后并不先去整治社会上的盗贼,他说:“如果没有所经之处人们的通容,盗贼就无法达到目的。”于是,他从公家仓库里拨出巨款放到三个市场上,并且张贴告示宣布:“告发和捕捉到一名盗贼,赏钱五百缗(一千文为一缗)。如果同伙告捕,则免其罪,赏钱和一般人一样多。”不久,有人送来了一个盗贼。盗贼很不服气地向捕捉他的人嚷道:“你和我一同为盗十七年,赃物都平分,你怎么能捉我呢?”崔安潜说:“你既然知道已经出了告示,为什么不将他捉来?如果你把他捉来,那么他应当被处死,而你则要受到奖赏。现在你既然已经被人家告发了,就应当处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随即下令付给捕盗者赏钱,让盗贼亲眼看见,然后将这个盗贼在街市上处死。于是,盗贼们与其伙伴们相互猜疑,竟然在一夜之间纷纷散逃出境,从此境内再无一人为盗。我每读此事,总认为崔安潜的做法的确是治盗贼的上策。后来,当我读了李公择治理齐州(今山东济南)的事迹,才知道还有更高明的办法。齐地一向多盗贼,李公择严加治理,但是屡禁不止。有一次,一名狡猾的惯犯落网,李公择发现他可以利用,便在他的脸上刺字编入军队,分在自己帐下听差。李公择询问齐州盗贼大量被捕却屡禁不止的原因,那个盗贼回答说:“这是由于富裕之家为他们作掩护的缘故。假如使盗贼自相为甲乙,而管理巡捕上门搜查,捉住一个窝藏犯予以重罚,借此杀一儆百,这样不久之后,就可以没有盗贼之患了。”李公择说:“我有办法了!”于是,便下令凡是窝藏盗贼的人家被发现后,一律拆除房子。没过多久,盗贼就绝迹了。我从上述两件事中认识到,世上的事情,不能拘泥于书本上的记载。像崔安潜的办法可以说是高明的了,但齐地的盗贼反而借此作为保命之计,可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通,关键还是事在人为。
推荐古诗:
哭宣城善酿纪叟、
九日齐山登高、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宫妓、
游终南山、
出塞作、
渔家傲、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推荐诗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安身乐业 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依百顺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