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一些不留意的过失,很可能就会干犯法度,所以君子行事,常在心中留礼法,以免犯错。技艺是学问的末流,对身心并无改善的力量,所以君子重视根本的学问,而不把精力浪费在旁枝末节上。
注释
衍:过失。
干:违犯。
宪典:法度。
推荐古诗: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试借君王玉马鞭)、
禹庙、
春雪、
正月崇让宅、
除夜宿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
蝶恋花(六月天兵征腐恶)、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棋(莫将戏事扰真情)
推荐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神定魄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