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从棺椁的事一下子跳到攻伐燕国的事,但孟子的中心思想是连系着的,仍然在围绕着忠于职守这个问题。燕王私自将国家大权让给相国子之,子之也私下接受了燕国的大权,这就是燕王的不忠于职守了,也是燕王没有寻求到最佳行为方式。因此孟子举例说,比方说,有这样一个人,你很喜欢他,便不向国君奏准而自作主张地把你的俸禄官位转让给他;而他呢,也没有得到国君的任命就从你手上接受了俸禄官位,这样行吗?当然不行!如果都是这样,整个国家政体就乱套了。所以子哙、子之私下互相授受的事和这个例子是相同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君主,燕国才应该被讨伐。然而,孟子并不是支持齐国去讨伐它,因为当时的齐国,并不是一个施行王道、爱民的国家,它的情形也同燕国差不多,而这样的以暴制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燕国及其燕国人民的问题。所以孟子只有说:“只有代表上天管理人民的官员,才可以攻伐燕国。”因为要说杀人的话,只有法官才有权杀人,有权判处有罪的人的死刑。如果人人都恣意妄为地杀人,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的秩序。而要维持人类社会的秩序,那就是人人都遵守自己的职责。这与孔子的“正名”原则亦是同一道理。也就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须各自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符合各自的做人的标准。而只有各自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符合各自的做人标准后,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都违背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人与人之间是建立不起相互亲爱的关系的。然而,孟子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论有“文过饰非”之嫌,因为,不论沈同以什么样的身份来问,他毕竟是齐国的一个大臣。所以才有后面的孟子辞职。
推荐古诗:
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
送别(水色南天远)、
冬至夜、
念昔游、
悯农、
赠刘司户蕡、
春日上方即事、
送梓州李使君、
菊花、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推荐诗句: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不可向迩 迩:近。不可接近。
- 不露锋芒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布帆无恙 比喻旅途平安。
- 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