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南方的习俗迷信鬼神。狄青带兵征讨侬智高的时候,大军到达桂林的南面,狄青焚香祝祷:“这次讨蛮不知道胜负如何?”于是就取出一百个铜钱拿在手里,与神相约说:“如果出征能够获胜,那么这一百个铜钱全部都是正面朝上。”他手下的将领极力劝阻他说:“如果掷钱不能如意,恐怕会严重影响军心士气。”狄青没有接受劝阻,在数万军士的围观注视之下,只见狄青猛然挥手一掷,一百个铜钱洒满一地,每个铜钱都是正面朝上的,一时之间军士们欢声雷动,响彻山林。狄青也非常高兴,让副将取来一百支铁钉,将铜钱钉在原地,并覆盖上青纱,亲手加上了封条,然后向神明祝祷:“等我凯旋而回之后,一定重新感谢神明,取回铜钱。”在平定南蛮胜利凯旋之后,狄青果然实现诺言,回来取那些铜钱,他的幕僚在检视那些铜钱时,才发现原来那些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的。
评译 桂林路途险要,军士们人心惶惶,因此狄青借神明的力量来提振士气。
注释①钱面:明代以前铜钱仅一面有文字,称面。
推荐古诗:
寻雍尊师隐居、
忆江南、
初冬夜饮、
剑客、
题义公禅房、
木兰柴、
渔家傲、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推荐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不怕官,只怕管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 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