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冠冕堂皇、声威显赫的达官贵人们本质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从而有利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推荐古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羸骏、
暮秋独游曲江、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
即事(复楚情何极)、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推荐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嗳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爱生恶死 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